嘉和健康
打嗝、放屁停不下來? 教你分辨腸胃脹氣警訊!

打嗝、放屁停不下來? 教你分辨腸胃脹氣警訊!

Nov 18. 2025

你是不是也常常有這些困擾?
吃一點點就覺得撐到不行、肚子一直打鼓(咕嚕咕嚕)、放屁變多,甚至整天覺得腸胃悶悶不舒服?
其實,這些看似小毛病,很可能是「胃腸脹氣」在偷偷發出警訊!

脹氣並不一定是吃壞肚子,更多時候是日常習慣、飲食內容與腸道環境一起影響,使得氣體在腸胃道越積越多。

 

🔍 為什麼會一直脹氣?常見原因一次解析

 1. 吞入過多空氣(Aerophagia)

以下行為會讓你大量把空氣吃下肚:

  • 吃飯太快、邊吃邊講話

  • 常吃口香糖

  • 常喝含氣飲或用吸管喝飲料

這些空氣會卡在胃腸道,使你覺得脹、想打嗝。

 

 2. 消化不良或腸道蠕動變慢

消化不完全的食物到了腸道,容易被細菌「發酵」,自然就會產生氣體。
常見原因包含:

  • 腸胃功能較弱

  • 飲食過油、過甜

  • 情緒壓力大

  • 腸躁症(IBS) 導致腸道過度敏感,常伴隨腹鳴、腹脹。

 

 3. 特定食物容易產氣

有些食物天生就是「氣體製造機」:

  • 豆類

  • 洋蔥

  • 十字花科蔬菜(如花椰菜、高麗菜)

  • 牛奶與乳製品(乳糖不耐者更明顯)

腸道在分解它們時容易產生大量氣體。

 

4. 腸道菌叢失衡(如 SIBO)

小腸細菌過度生長(SIBO)
會讓細菌在「不該發酵的地方」處理你的食物,造成嚴重、反覆的腹脹。
這類患者常常吃什麼都脹,甚至早上起床就脹。

 

5. 便秘

腸道蠕動太慢、糞便堆積,也會讓氣體無法順利排出,導致肚子鼓鼓的。

 

👨‍⚕️ 陳醫師這樣建議:改善方法4大方向

1. 避免容易產氣的食物

  • 降低豆類、洋葱、十字花科蔬菜的攝取

  • 減少甜食、乳製品(尤其乳糖不耐的人)

  • 嘗試 低 FODMAP 飲食 有助於改善腸躁症與腹脹

 

2. 調整進食方式

  • 細嚼慢嚥,避免狼吞虎嚥

  • 減少邊吃邊聊天

  • 少用吸管、多喝溫水

  • 減少咀嚼口香糖,避免吞進太多空氣

 

3. 維持良好的腸道健康

  • 補充 益生菌 或攝取發酵食物,如優格、泡菜

  • 每日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

  • 多喝水、讓排便規律(便秘者尤其重要)

 

4. 放鬆情緒、維持規律作息

壓力與睡眠不足會直接影響腸胃蠕動。
適度運動、深呼吸、冥想,都能幫助腸胃更順暢。

 

⚠️ 什麼情況要提高警覺?建議盡早就醫

若你有以下情況,不要再拖,請儘早檢查:

1️⃣ 脹氣持續數週以上都沒改善
2️⃣ 體重莫名下降、排便習慣突然改變
3️⃣ 有黑便、血便
4️⃣ 頻繁或劇烈腹痛

因為背後可能不是單純脹氣,而是腸胃疾病或其他器官問題,需要專業判斷。

 

🌿 腸胃是我們的「第二大腦」

腸道不舒服,整個人也會變得疲倦、容易煩躁。
從今天起,不妨從小小的飲食調整開始,慢慢找回自己的消化節奏。

讓我們一起 「好好對待肚子」,迎接更輕鬆、順暢、沒有負擔的每一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