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肺腺癌,遺傳說了算?
Aug 26. 2025
🌿 肺腺癌不只跟吸菸有關
在多數人的印象中,肺癌往往與「吸菸」劃上等號。
然而近年研究發現,許多女性與非吸菸者也可能罹患肺腺癌,背後原因除了環境危害(例如空汙、油煙、二手菸),還可能與「基因突變」有關。
這意味著:即使生活習慣看似健康,也不能掉以輕心。
基因檢測與健康管理的結合,正逐漸成為預防與治療肺腺癌的重要工具。
破解基因密碼,預測癌症風險,為健康多一層防護!
🧩 【小測驗】你知道肺癌也會遺傳嗎?
哪一項敘述是正確的?
A. 肺癌都是抽菸引起的
B. 不抽菸就絕對不會得肺癌
C. 肺腺癌跟家族遺傳、基因突變有關
D. 基因檢測只能用在乳癌或大腸癌
👉 正解是:C!
肺腺癌有時候「不是你做錯了什麼」,而是「基因裡藏了風險」。
🧠 【專業分析】你該認識的肺腺癌遺傳基因檢測三件事
🔍 1. 不是只有吸菸才會得肺癌
女性、非吸菸者的肺腺癌比例逐年上升。
其中常見的基因突變包括:EGFR、ALK、ROS1、BRAF、HER2、RET、MET、KRAS、NTRK 等。
👉 透過檢測,一旦發現突變,就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選擇。
🧬 2. 家族史 ≠ 一定會罹癌,但「風險更高」
若家族中有人曾罹患肺癌,代表你可能攜帶某些基因(例如 EGFR、BRAF、KRAS、CHRNA3、CYP2A6、PIK3CA、RB1 等)。
📌 雖然不代表必然會發病,但風險確實比一般人更高。
👉 基因檢測能幫助提早看見風險,建立個人化健康計畫。
🧫 3. 基因檢測 ≠ 萬靈丹,但能「量身訂做治療」
對於已確診的肺腺癌患者,檢測能決定:
-
是否適合標靶藥物
-
是否適合免疫治療
這讓治療更精準、副作用更低。基因檢測就像導航,協助醫師找到最有效的治療路徑。
🩺 【門診服務導引】基因檢測,該什麼時候做?
📍 適合族群
✔️ 有肺癌家族史者
✔️ 年輕型肺腺癌患者(<50歲)
✔️ 非吸菸卻罹患肺癌者
✔️ 想了解自身癌症風險、規劃健康管理者
📍 陳醫師建議:
肺腺癌基因檢測不僅能用於預防篩查,也能在治療上提供精準指引。
🌱 【生活型態調整與預防建議】
即使帶有基因風險,也不代表無法降低癌症發生率。以下幾點能幫助你守護肺部健康:
1️⃣ 遠離菸害:避免吸菸、二手菸,甚至三手菸(殘留在衣物、環境的煙毒)。
2️⃣ 注意空氣品質:減少暴露於 PM2.5、廚房油煙或長期工業污染。
3️⃣ 均衡飲食:多攝取蔬果、全穀、優質蛋白質,少吃加工食品與紅肉。
4️⃣ 規律運動: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增強心肺功能與免疫力。
5️⃣ 定期健檢:有家族史或高風險者,應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(LDCT)或基因檢測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✅ 健康總結
-
肺腺癌不只來自吸菸,基因與環境都扮演重要角色
-
基因檢測能提早發現風險,並指引個人化治療
-
生活型態調整,依舊是降低癌症發生的第一道防線
👉 別等到症狀出現才警覺,現在就行動!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行基因檢測,打造專屬的健康守護計畫。
- 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kahohealth.com.tw
- 官方帳號Line:https://lin.ee/QQIYE9J