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和健康
有運動就能遠離肌少症?!怎麼動才有效?醫師告訴你!

有運動就能遠離肌少症?!怎麼動才有效?醫師告訴你!

Jul 10. 2025

你知道嗎?隨著年齡增長,肌肉量會逐漸流失,特別是到了中老年,肌少症的風險也大幅提升。但「有動就好」真的有效嗎?醫師提醒:運動方式選錯了,效果恐怕有限!

 

抗肌少不是動一下就好!

很多人知道運動有助健康,但在對抗肌少症這件事上,三大常見誤區反而讓努力打了折扣:

1. 想到才運動

很多人是「三天打魚、兩天曬網」,想到才動一下。肌肉的維持與訓練,需要「規律」的刺激才能有效,不連貫的運動,難以累積成果。

2. 運動強度太低

散步雖好,但若強度過低,對肌肉增長的刺激有限。尤其是年長者或平常活動量不多的人,若不加強肌肉負荷,無法有效對抗肌少症。

3. 運動偏食

只做某一類型的運動(如只快走或只做瑜伽),容易忽略其他肌群與能力的訓練,導致肌力、平衡或柔軟度失衡,反而容易受傷。

 

二、運動怎麼選?強化肌力別走錯路!

想要有效防止肌肉流失、提升日常活動力,必須搭配不同類型的運動,全面訓練身體:

1. 阻力運動(Resistance Training)

像是深蹲、啞鈴、彈力帶訓練等,有助於增強肌力與肌肉量,是對抗肌少症的主力。

2. 耐力運動(Endurance Training)

如快走、游泳、騎腳踏車等,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,延長活動耐力,支持長時間行動。

3. 柔軟度運動(Flexibility)

如伸展、瑜伽、太極等,有助於維持關節活動度,避免僵硬與跌倒風險。

4. 平衡運動(Balance Training)

像是單腳站立、站立轉體等,訓練平衡感,降低跌倒造成骨折的風險。

 

三、肌力訓練入門篇:簡單動作也能養出強健體魄!

你不需要健身房,這4個簡單動作就能從日常中開始強化肌力,適合初學者或長輩每日練習:

1. 【背部訓練】靠牆站立

背部貼牆,肩胛骨與臀部緊貼牆面,腳跟可略離牆,腰部自然保留弧度。維持2分鐘,有助於矯正姿勢與穩定背肌。

2. 【手臂訓練】手臂平舉後張

雙手向外伸直、手肘略彎,手肘位置略高於肩膀後側,維持2分鐘,強化肩臂與背部肌群。

3. 【臀腿訓練】椅上抬腿

坐在穩固的椅子上,右腳往前伸直,膝蓋打直抬起,停留3–5秒後放下,重複20次,再換腳。每天做3–5組,有助於增強大腿與膝關節力量。

4. 【核心訓練】靠牆收腹

靠牆站立,膝蓋微彎,腰間貼牆,肚子往內收緊,維持2分鐘,有助於訓練腹部核心與骨盆穩定。

 

對抗肌少症,不能光靠「有動就好」,而是要「動得對、動得夠」。從選擇合適運動、安排均衡訓練開始,再搭配日常練習,才能真正打造健康、有力、不易倒的身體。從今天開始,給自己一套「有感」運動計畫,讓肌力不再偷偷溜走!

 

 

-

嘉和健康
陪伴你的行動健康管家
24小時守護你的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