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擺脫內耗!心理師教你如何善用正向提醒讓內心更強大!
Feb 07. 2025
在人生旅途中,我們時常會聽見內心響起負向聲音,例如「我不夠好」、「這次一定會失敗」、「別人都比我優秀」等等。這些聲音彷彿在阻擋我們前進,讓我們陷入無休止的內耗。然而,心理學告訴我們,負向聲音並非毫無價值,關鍵在於如何與之共存,甚至將其轉化為自我成長的動力。本文將帶你了解負向聲音的來源,並教你如何透過正向提醒來讓內心更加強大。
一、為何有負向聲音的阻饒?
在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下,人們的自卑感往往來自於環境與成長經驗。以下是幾個主要的來源:
-
家庭教養:從小我們可能經歷過高標準的要求或頻繁的比較,例如「你看哥哥多優秀,你怎麼這麼懶惰?」這些言語容易讓人產生「我不夠好」的信念。
-
學校分數定位:在傳統教育體制中,成績往往被視為衡量個人價值的標準,長期下來,若無法達到標準,就容易產生「我比別人差」的自我認知。
-
職場競爭: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,我們不斷與同事比較績效、薪資、升遷機會,這些因素都可能讓我們產生懷疑自己的能力,進而影響自信心。
當這些負向聲音不斷在腦海中迴盪時,我們便容易陷入內耗,對自己感到不滿,甚至質疑自身的價值。
二、與負向共存術,要聽懂語中之意
負向聲音並非全然有害,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解讀它。學會辨識與轉化這些聲音,可以幫助我們與之共存,並從中獲得成長。
-
懂得負向轉向正向的辨識力 當我們聽見內心的自責聲音時,試著深挖背後的真正情緒。例如,當你心想「我一定會失敗」,這句話的真正意涵可能是:「我對這件事很在意,因為我希望自己能成功。」這時候,與其讓這句話擊垮自己,不如將其轉換為:「我會努力準備,讓成功的機率提高。」
-
負向聲音也有正向提醒 負向聲音的存在其實是在提醒我們:有些地方值得關注與改進。例如,「我覺得自己表現不好」可能是在提醒你:或許這件事還有進步空間,而非單純地打擊你的信心。與其讓這些聲音讓你陷入自我懷疑,不如利用它來修正方向,提升自己。
-
負向聲音的意義是自我增能的必要條件 負向聲音不見得是敵人,而是成長的契機。它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,進而驅使我們尋求進步。例如,運動員在比賽前的緊張感,正是提醒他們要更加專注於比賽,而非單純讓焦慮壓垮自己。學會善用這些聲音,將其視為內在成長的推動力,我們才能真正強大。
我們無法完全消除內心的負向聲音,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回應它。透過學習辨識負向聲音的真正意涵,將其轉化為正向提醒,我們便能讓這些聲音成為前進的助力,而非阻礙。當我們與負向聲音共存,並利用它來提升自己,我們的內心將會變得更加堅韌與強大!
-
嘉和健康
陪伴你的行動健康管家
24小時守護你的健康
- 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kahohealth.com.tw
- 官方帳號Line:https://lin.ee/QQIYE9J